大連H型鋼切割缺陷特征
因切割不良造成的各種缺陷統稱切割缺陷。其中熱狀態下用飛剪剪切小型鋼材時,在鋼材表面上造成深淺不一,外形不規則的傷痕稱切傷;在熱狀態下,表面被鋸片損傷稱鋸傷;經切割后,切割面與縱軸不垂直稱切斜或鋸斜;軋件端部熱軋拉縮部分未切凈稱切頭短;冷剪后,在剪切面上呈現局部小裂口叫撕裂;鋸(剪)切后,留在鋼材端面上的金屬飛邊稱毛刺。
大連H型鋼產生原因
鋸切鋼材與鋸片(剪刃)不垂直或軋件頭部彎曲過大;設備方面:鋸片瓢曲度大,鋸片磨老或安裝不當、上下兩剪刃間隙過大;飛剪失調;操作方面:同時剪切(鋸切)鋼材根數太多,端部切除太少,熱軋拉縮部分未切凈,以及各種誤操作。
大連H型鋼控制方法
改善來料狀況,采取措施,避免軋件頭部彎曲過大,保持來料方向與剪(鋸)切平面垂直;改善設備狀況,采取無瓢曲或瓢曲度小的鋸片,適當選擇鋸片厚度,鋸片(剪刃)磨損要及時更換,正確安裝、調整剪(鋸)切設備;加強操作,同時剪(鋸)切根數不要太多,避免鋼材起落、彎曲。必須保證必要的端部切除量,將熱軋拉縮部分切凈,避免各種誤操作。
大連H型鋼矯痕缺陷特征
在冷矯過程中造成的表面傷痕。這種缺陷無熱加工痕跡,多有一定規律性,主要有三種類型。凹坑型(或矯坑)、魚鱗型、傷壞型。
大連H型鋼產生原因
矯直輥孔型過淺,矯直前鋼材彎曲嚴重,矯直時喂鋼不正或矯直機調整操作不當,可造成傷壞型矯痕;矯直輥局部損傷或粘結金屬塊、輥面局部凸起、矯直輥磨損嚴重或輥面溫度高,粘結金屬,可在鋼材表面產生魚鱗形矯痕。
大連H型鋼控制方法
矯直輥磨損嚴重,矯痕嚴重時,不要繼續使用;矯直輥局部損傷或粘接金屬塊時,要及時打磨光潔;矯直角鋼等型鋼時,因矯直輥和鋼材接觸表面相對運動較大(線速度差造成),易使矯直輥溫度升高而刮瘤子,在鋼材表面上產生矯痕,故應在矯直輥表面澆冷卻水冷卻;改進矯直輥材質或對矯直表面淬火,提高表面硬度,增加耐磨性。